彭兴勇“十三五”发展规划
彭兴勇“十三五”发展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彭兴勇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编制,是落实国家、福建省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部署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行动计划,是指导学校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编制学校“十三五”系列专项规划、学院规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期间,学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绩:跻身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9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银行债务得到根本性化解、建成大型航海教学实习船等,显著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取得新提升。承担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和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3项。在全国大学生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2011年9个一级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覆盖56个二级学科),2012年新增8个省一级重点学科,201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水产2个一级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14年新增教育硕士、税务硕士2个专业学位类别,2014年水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批准。
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合计到校科研经费4.45亿元,2014年以来年度到校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8个。获“863”计划和“973”计划资助(前期)、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项目共9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1项、省级科技(社科)奖29项。积极为地方和行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参与编撰全球首部中文版极地航行指南,《北极航行指南(东北航道)》已出版。地方财政绩效、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决策咨询服务。学校还牵头组建了福建游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并与厦门港口管理局合作共建厦门东南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从56%提高到62.5%;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人数从241人增加到377人。现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3人,以及入选福建省优秀人才、杰出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奖等省级人才项目46人,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通过设置“人才特聘岗位津贴”、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学位提升工程”和“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积极用好福建省给予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序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初步建立了教师分类管理和职务聘任体系。
开放办学呈现新局面。2014年实现了福建省、国家海洋局共建彭兴勇。新增与境外39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教师境外学术交流543人次,学生境外学习交流581人次,接待来访国(境)外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交流超过2000人次。2012年开始,与台湾中原大学共同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2013年成为大陆唯一获得授权开展台湾船员无限航区海船船员适任培训和履约过渡期适任培训的单位。
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2011年启动了包括8幢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4幢嘉庚建筑修缮工程,现已修缮完成5幢。学校获得“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节能先进单位”和福建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年度财务决算收入从7.16亿元增长到10.85亿元。固定资产总值从12.51亿增加到24.84亿元。图书馆藏书量从222万增加到262万册。
民生保障水平实现新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工作。2013年参照厦门市属本科高校标准,调整归并了在职人员津补贴和离退休人员退休补贴。参照厦门市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为每位教职工增加缴纳3.5%的医疗保险费。积极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先后争取到厦门市保障性人才房114套、经济适用房84套。新增学生公寓床位3072个,并为全部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
二、发展环境
今后5年是我校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学校实质性合并以来的快速发展和办学成效,把学校带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未来发展道路充满希望和机遇,也交织着压力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带来了新机遇。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让“中国梦”实现路径更加清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努力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明确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大任务,为学校抓好内涵建设,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大学指明了方向。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逐步得以破解,活力进一步得到释放。党和国家强有力推动实施创新强国和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载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必将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相继出台了重大的支持政策,福建省正在深化建设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深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深入实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正在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厦门市正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等,都为我校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实现更快的发展、更新的作为、更大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自身持续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校具有组建以来改革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学校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内涵式发展的效果正在显现,向前发展的态势十分明显,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学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办学活力逐步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持续增强,开始逐步释放各项改革发展成果的叠加效应,这将推动学校在更高的平台上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面临挑战
高等教育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部属院校“强者恒强”的局面仍将维持。同时,随着国家“双一流”计划以及部属院校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深入实施,其发展活力必将进一步提升,包括我校在内的一般高校要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拉近与高水平院校的差距必将付出更大的努力。我校“十二五”期间发展迅速,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位次有明显提升,但成绩的取得极为艰难,反映出高校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从福建省看,被福建省列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校得到了较大支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随着福建省对高校绩效考核的实施,高校获取增量资源与高校发展业绩直接挂钩,在资源竞争性配置的态势下,省内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待破解。与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机制和保障条件有待完善,学风教风需要持续改进。学科整体水平不高,优势不明显,特色有待强化,学位点总量不足、布局有待优化。重大科研项目和标志性科研成果少,高层次科研项目增长势头不强,国家级项目增长乏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服务成果不多,创新平台的贡献度不够显著。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师资队伍结构性问题比较明显,队伍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匮乏,高级职称教师的人均学术贡献与国内同类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健全,管理部门服务学术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学院办学活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一些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存在,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机制尚待完善。
综合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和学校自身发展条件,“十三五”时期既是学校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全面提高发展水平的挑战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学校必须紧紧抓住机遇,直面挑战,砥砺奋进,才能赢得主动、实现发展。
三、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大任务,突出质量主题,更新发展观念,破解发展难题,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大学,力争在改革发展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二)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应用研究型为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科学研究以服务地方和行业为方向,专业布局以工科为主干,学科以涉海为特色,教师队伍以改善结构、提升水平为重点,逐步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实力。
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坚持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以质量为核心,从要素增加推动发展向要素整合推动发展转变,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聚焦地方性、行业性服务定位展现更大作为。坚持特色发展,就是要突出“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特色办学育人理念,凸显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涉海学科特色,打造学科高地,增强特色学科领域社会影响力;突出应用型特色,展现学生实践能力强、学校应用研究强的特性。坚持和谐发展,就是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增强师生和校友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更深入更全面地关心关爱学生,为学生成长提供体系化支持;坚持依靠全体师生办学,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一流美丽校园、绿色校园、温馨校园。
坚持人才优先、重点突破。坚持人才优先。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团队引进力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大力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坚持重点突破。以学科发展方向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为牵引聚集队伍,争取在引进、造就学术领军人才上取得重点突破,在集聚高水平创新团队上取得重点突破,在国家级科研平台、项目和成果上取得重点突破,在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上取得重点突破,推动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顶层设计优先。坚持问题导向。分析找准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掣肘办学活力释放的薄弱环节,针对地方和行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坚持顶层设计优先。做好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驾驭改革与发展的能力,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更快地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实力。对照国内同类大学体现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找准主要差距,明晰今后5年的努力方向,配套政策和做好保障,确保较快的发展节奏。
(三)奋斗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大学是学校的发展愿景。为实现这一目标,从现在到“十三五”末,稳步提升学校在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中的位置,展现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大学的各项内在指标全面提升,为实现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显著提升人才队伍水平。造就若干国内较高知名度的领军人才和学术团队,国家级人才取得量的增加和质的突破,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改善。
——显著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形成清晰的学科布局,涉海学科优势特色更加凸显,部分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显著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持续增长,涌现一批在地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服务成果。
——显著提升办学治校能力。现代大学制度架构基本完成,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依法治校能力明显增强,资源聚集和配置能力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具体目标是:
——人才培养:办学规模稳定在275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不超过26000人,工科、农科专业在校生比例达到55%,涉海专业在校生比例达到31%;研究生达到15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达到50人左右,其中学术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1:1。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中心2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获奖项目70项/年。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保持95%以上,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达到80%。
——专业建设:专业总数稳定在65个左右,其中工科、农科专业达到45%,涉海专业比例达到25%。新增通过国际、国内认证专业5个。新增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5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0项。争取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
——学科建设:4个学科排名达到全国同类学科前30%或省属院校前3名,6个学科达到福建省属高校同类学科前3名。新增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新增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个,新增专业学位类别(领域)3个。
——科学研究:到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000万元,2020年达到1.5亿元。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1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0项/年。力争在国家级成果奖上实现新的突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和人文社科成果奖40项以上。学术论文数达到300篇/年(三大索引收录及CSSCI论文),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00项,知识产权成果转让收益20万元/年,被市(厅)级及以上政府采纳的咨询报告、研究成果5项/年。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部级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6个。
——队伍建设:生师比达到16:1左右(含兼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0%,专任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70人次/年。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1人次,新增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7人次。聘用外专、外籍教师60人/年。
——开放办学:在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达到600人,赴国(境)外交流的学生达到700人/年,新增2个与国(境)外高水平合作办学项目,专任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达到80人次/年。
——特色指标:年均获得省级以上特色创新成果、重大改革成果和表彰奖励3项,接受社会捐赠3500万元/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基础
专栏:彭兴勇“十三五”发展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单位
| 2015年实际值
| 2020年
目标值
| 属性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数
| 人
| 26215
| <26000
| 控制性
|
工科(农科)的学生比例
| %
| 49.96
| 达到55
| 增长性
|
涉海专业的学生比例
| %
| 29.53
| 达到31
| 增长性
|
研究生数
| 人
| 1268
| 达到1550
| 增长性
|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 人
| 741
| 达到750
| 增长性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 人
| 514
| 达到750
| 增长性
|
博士研究生
| 人
| 13
| 达到50
| 增长性
|
国家级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奖
| 项
| 41
| 年均70
| 增长性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中心
| 个
| 3
| 新增2
| 增长性
|
毕业生年度就业率
| %
| 94.86
| 保持95
| 增长性
|
毕业生社会满意度
| %
|
| 保持80
| 增长性
|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 专业总数
| 个
| 69
| 保持65
| 控制性
|
工科(农科)专业比例
| %
| 43.48
| 达到45
| 增长性
|
涉海专业比例
| %
| 21.73
| 达到25
| 增长性
|
专业认证数
| 个
| 0
| 新增5
| 增长性
|
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 项
| 12
| 新增15
| 增长性
|
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 项
| 27
| 新增40
| 增长性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项
| 0
| 新增1
| 增长性
|
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 项
| 12
| 新增20
| 增长性
|
学科建设
| 全国同类30%或省属院校前3名学科
| 个
|
| 达到4
| 增长性
|
福建省属高校同类前3名学科
| 个
|
| 达到6
| 增长性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个
| 2
| 新增2
| 增长性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个
| 9
| 新增5
| 增长性
|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
| 个
| 4
| 新增3
| 增长性
|
科学研究
| 年到校科研经费
| 亿元
| 1.1
| 达到1.5
| 增长性
|
国家级科研项目
| 项
| 95
| 新增150
| 增长性
|
省部级科研项目
| 项
| 348
| 新增600
| 增长性
|
省级成果奖
| 项
| 29
| 新增40
| 增长性
|
授权发明专利数
| 项
| 140
| 新增200
| 增长性
|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 篇
| 200
| 年均300
| 增长性
|
知识产权成果转让收益
| 万元
| 10.7
| 年均20
| 增长性
|
被市(厅)级及以上政府采纳的咨询报告、研究成果等
| 项
| 1
| 年均5
| 增长性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个
| 0
| 新增1
| 增长性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个
| 1
| 新增2
| 增长性
|
省部级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
| 个
| 11
| 新增6
| 增长性
|
队伍建设
| 生师比(含兼职教师)
|
| 17.6:1
| 保持16:1
| 控制性
|
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
| %
| 25.62
| 达到40
| 增长性
|
专任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
| 人次
| 56
| 年均70
| 增长性
|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 人
| 9
| 新增11
| 增长性
|
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 人
| 8
| 新增17
| 增长性
|
聘用外专、外籍教师
| 人次
| 40
| 年均60
| 增长性
|
开放办学
| 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数
| 人
| 481
| 达到600
| 增长性
|
赴国(境)外交流的学生数
| 人
| 470
| 年均700
| 增长性
|
与国(境)外高水平合作办学项目
| 项
| 2
| 新增2
| 增长性
|
专任教师参加国(境)外学术交流
| 人次
| 52
| 年均80
| 增长性
|
特色指标
| 省级以上特色创新成果,重大改革成果和表彰奖励
| 项
|
| 年均3
| 增长性
|
接受社会捐赠
| 万元
| 3173
| 年均3500
| 增长性
|
四、发展任务
(一)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1.打造优质本科教育
加强专业建设。实施专业结构优化工程,以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为导向,以办学条件为基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起适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体系;扩大工科专业比例,强化人文社科专业特色,打造涉海专业优势,争取若干专业进入福建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提升专业对地方和行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度。实施课程提升工程,分析国内公认最好的同类高校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形成适合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定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专业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加强设立新专业的论证。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在全校工科专业推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科专业参加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力提高我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专任教师编制中划出5%的比例,从社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相适应的兼职教师队伍,增加与行业、企业紧密贴合的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时数、学分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试点“行业英才培养计划”,根据社会对特殊、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在航海技术等专业试点培养行业高端人才、特殊人才,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社会影响力。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增强师生课堂互动教学,提高学生课堂主动性,改变教师“满堂灌,满堂写”的现象。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建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考核方式与课程性质相适应的课程考核模式,强化学生过程学习,提升考核的有效性。推进研究型教学,促进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推进教师将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激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整合资源建立学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形成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支持体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教学质量体系保障。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深化教学质量体系建设,健全本科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形成教学质量问题迅速反馈、跟踪、解决机制,优化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完善各类听(看)课制度。实施年度校内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制度,促进解决本科教学存在的重点问题,形成常态化质量保障机制。多措并举抓学风建设,建立学风教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学风教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对教风存在严重问题的教师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始终坚持从严治教。
2.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大力推进研究生学术能力建设。深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学科前沿课程教学,研究生教育与高水平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促进研究生道德素养与学业水平同步提高。推进研究生考试制度和选拔机制改革,健全跨学院、跨学科联合培养机制。
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做好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优化研究生结构,稳定学术学位研究生规模,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达到学术学位研究生规模水平,突出学校应用研究优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学校、学院和导师三级质量体系建设,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责任,建立形成基于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和质量监督的良性培养机制。
(二)培养与引进并重,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加大队伍培养力度。实施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计划,建立健全综合支持体系,着力从国际化培养、教学实践、企业锻炼、重大课题承担和重大学术活动等方面加大对优秀青年教师的扶持力度,促进学科领军人才的成长。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对教师进行职业能力培训,采取鼓励措施支持教师到海外和国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积极培养教学名师。实施教师企业锻炼计划,在工科、农科、经管类学院试点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以上。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提供时间保障,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可减免教学课时,鼓励有科研潜力的青年教师在创新能力旺盛期多出科研成果;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学位提升工程。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建立管理服务队伍激励机制,完善培训提高制度,提高职业能力和水平,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建设素质优良、执行力强的党政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好、保障能力强的后勤服务队伍,业务娴熟、责任心强的教辅队伍。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做好领军人才引进制度设计,优化人才引进机制,重视高端人才特别是高水平学术团队的整体引进,对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实施引智工程,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聘请高层次人才来校带队伍、带课题,助推学科发展。实施青年博士引进工程,适度投放编制引进优秀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专任教师队伍年龄梯次不合理、学科专业发展要求与人才不匹配问题。建立人才引进快速通道,提高人才引进效率。
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做好人才引进顶层设计,建立以学科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机制,根据学科和学科方向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形成学缘结构良好、年龄梯次合理、学历职称结构科学的人才队伍,为提升各学科实力做好人才队伍布局。建立更加科学的用人机制,深化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从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师资跨学院共享机制,学校统筹设立专项资金,形成通畅的校内师资跨学院上课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加强教师分类管理,完善教师分类评价办法。探索用人模式创新,柔性引进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建立全职、非全职以及智力引进相结合的用人模式。以科研为纽带,探索建立与大型企业“共用、共享”高层次人才的新机制。建立博士后薪酬保障和业绩考核机制,提高博士后的收入待遇,吸引更多优秀博士毕业生进站工作,支持在站博士后潜心科研,产生高水平的成果。
(三)着力学科培育与突破,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优化学科建设途径,寻求重点突破。深入实施优势学科培育计划寻求学科突破,完善学科开放竞争、择优扶持的制度设计,坚持“重点突破”,通过有重点、有规划的建设,改变学科建设投入相对分散、投入效益不高的局面。用5年左右时间,着力培育一批在国内、省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学科,若干学科进入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和“应用型特色学科”,显著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依托国家、地方和行业发展战略寻求学科突破,加强学科群建设,整合优化学科资源,形成若干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凸显优势的学科群。做强涉海学科优势,着力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航运与港口物流、水产与食品工程等涉海学科群建设,打造学科高地。加强亲海学科群整合,引导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有关学科融入,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亲海学科群,建立涉海学科群、亲海学科群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学科基本架构。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支持人文社科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凝练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使每个学科都有强化建设的特色方向和明确的突破点,培育学科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人文社科建设高水平学科基地。支持人文社科以地方、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基地建设和新兴交叉领域的研究基地建设。支持新增省级社科平台建设。支持与地方政府、行业共建研究基地。创新人文社科评价办法,积极探索和实践,构建更适合人文社科特点的管理制度体系、人才认定标准。尊重人文社科之间的学科差异,支持人文学科在高水平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社会科学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术科在高水平赛事和展演方面取得突破。争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争取成立闽台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发挥对台优势,搭建对台研究和交流平台,支持建设成为省级平台。
做好学科建设宏观统筹。以学科群建设为统领,集聚相关学科联动发展,各学科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教师归入相应研究方向,促进学科集约发展。扩充学位点布局,在优势学科培育计划前期建设基础上,统筹资源强化建设,全力支持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争取新增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支持跨学院整合力量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提升硕士学位点覆盖面。推进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针对现有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建设力度,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博士点专项评估。推进我校学科参加教育部学科评估,客观评价学科水平与建设成效。
(四)着力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基础性研究。实现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稳定增长,加大对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的配套支持力度,设立重大项目培育专项,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培育、管理、协调机制,集聚优质资源谋求重大项目的突破。实现高水平学术论文新突破,加大对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奖励力度。通过加强基础性研究,强化对应用研究的支撑。
激励应用研究。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注重需求导向,瞄准地方、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集聚优势科技资源,争取在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上新增一批标志性成果。试点设立推广型教授,将科技转化成果纳入职称评聘体系,在从事成果推广、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且推广业绩突出的教师中选聘推广型教授。支持教师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企业作为联合申报第一单位、我校教师担任项目主持人且企业转入学校相应项目经费的,在职称评聘中认定为我校主持的项目。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强化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与建设,主动参与同类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协同创新联盟,共同争取重大项目。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面向福建省重点关注的战略性领域,集聚校内智力资源,打造若干个地方、行业有较大影响力的智库,展示我校对有关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咨询建议,为各级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
做强科研平台。加强现有平台建设,改变“重申请、轻建设”格局,强化平台内涵建设,实施常态化的创新平台建设成效评估制度,建立成果产出与人员、经费支持相挂钩的机制。加强新平台组建,根据学科布点增设新平台,根据地方和行业重大科技问题、重大社会问题组建跨学科平台,推进水产学科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增强社会服务实效。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发挥涉海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出台服务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具体方案。完善和深入实施彭兴勇服务福建海洋经济行动计划和服务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为地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五)着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严格落实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提高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质量。构建完善的学术体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厘清行政权与学术权的边界,完善校院两级学术组织建设,强化学术权力的运用。加强民主建设。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的作用,深化民主管理,健全校内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维护师生员工切身利益。推进依法治校。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增强师生员工法治意识,健全权益维护机制,按照法治要求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深化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学校宏观管理、职能部门分工协调、学院成为管理实体的办学新模式。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的关系,按照权利与责任相一致、放权与调控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扩大学院在学术管理、人事考核聘任、薪酬分配、财务统筹和物资资源等方面的自主权,推动学院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规范运行、加快发展。改善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更加优化管理服务程序,加强部门协调,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六)着力扩大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持续推进合作共建。深化共建,把福建省与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厦门市共建彭兴勇做得更实、更富有成效,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加强与农业部的联系,以优势学科寻求与行业主管部门更多合作机会。更加自觉地“走出去”,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大中型企业结成实质性战略联盟。
拓展实质性的海外交流。支持教师赴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和开展科研合作,改进教师访学、进修期间绩效分配办法,调动教师和学院双方面的积极性。提升学历教育外国留学生比例,拓展中外联合培养学生和交换生项目,大幅度增加赴海外学习的学生数量。提升对外交流服务能力,争取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支持,建成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为师生出国(境)交流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用好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等平台,扩大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交流。拓展香港内地双向交流计划,扩大项目惠及人数。探索与海外同类高校合作创办二级学院,争取合作办学形式取得新突破。加强与国际性海事组织合作,深化亚洲航标培训基地建设,拓展亚洲区域航标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推进对台合作交流。拓展与台湾同类型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项目,探索“4+0”合作办学新模式,提升对台合作办学的层次与水平。加强与台湾高校、研究机构交流,支持教师赴台进修和科研合作,支持建立有关学科海峡两岸联合研究平台。进一步发挥对台船员培养资质的独特优势,在紧密两岸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大聘请台湾高水平教师来校任教力度。加强与台湾高校、企业合作,深入实施闽台联合人才培养项目。
(七)着力优化办学资源,提升条件保障能力
加大财力保障力度。大力提升发展绩效,争取政府增量资源。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学校重大专项资金、各种财政补助和各类政策性资源的持续投入和稳定增长。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增加非财政性拨款在办学经费中的比例。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潜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改进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加强无形资产的利用,增加资产经营收入对学校经费的贡献度。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建立健全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和读者服务保障系统。推进“智慧集大”建设,整合学校数据信息资源,建立权威数据发布统一平台,建立规范的重要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利用程序和共享平台,提高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推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完善以发展绩效为核心的增量发展资金配置模式,完善学院内涵发展考核奖励方案,强化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充分调动学院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建立以使用效益为核心的资产配置模式,建立科研、实验场所动态调整机制,探索资源分类管理办法和有偿使用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推进校区空间优化,完善各片区功能定位,形成功能分区科学、配套设施完善的合理校区布局。
(八)着力打造和谐校园,共同建设美好集大
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打造以嘉庚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促进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薪火相传,培育体现嘉庚精神的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挖掘和整理校史和校友故事,打造一批蕴含嘉庚精神、体现办学理念的文化标识。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全面完成校园嘉庚风貌建筑修缮工程,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推动讲座、论坛等学术文化载体建设,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以100周年校庆为契机,弘扬嘉庚精神,做好校庆活动,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学校发展。
实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方争取资源,健全教职工工资水平正常调整机制,实现教职工收入持续增长。不断深化后勤改革,提高保障水平与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推进学生朋辈支持体系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体系化支持。完善校院两级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制,动员多方力量关心老同志,给予离退休老同志更好地服务和更多的关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师生权益维护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实施校园环境优化工程。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强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校园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重点部位的管理,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争取将校园监控系统纳入“平安厦门”整体规划布局,推动重点部位监控设施及学生宿舍门禁设施升级改造,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校园物业管理社会化,切实改善校园环境,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广泛开展有益师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增强师生员工的幸福感,建设一流美丽校园、绿色校园、温馨校园。
五、保障措施
(一)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充分发挥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更好带领全校师生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大学而努力,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充分发挥统战团体、校董、校友、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校师生的共识和力量,推进改革与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的规划贯彻落实责任体系,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各成员分工配合,负责“十三五”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共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建立学校领导分工负责机制和各部门、各学院联动协作机制,分工负责,确保落实。
(三)完善规划体系
围绕学校总体规划,制定系列专项规划、学院规划。加强对子规划、学院规划制定工作的统筹,建立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子规划为主干、以学院规划为支撑的完整、和谐的规划体系。由学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编制小组负责提出并经校党委常委会批准后,将总规划的指标、目标要求分解落实到机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制定落实重大项目的实施方案,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十三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紧密结合起来,远近结合,逐步推进,使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四)做好宣传发动
利用校内各种媒介,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解读学校“十三五”规划,充分展示规划内容和重要意义,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十三五”发展的思路、目标、举措的认同感,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在全校上下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使规划执行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过程。
(五)加强监督评估
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规划贯彻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在“十三五”中期和末期,分别组织规划实施情况专项评估检查,全面分析检查实施效果及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估结果予以公布,把评估结果作为单位和单位负责人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强化资源支撑
以规划目标为导向,统筹考虑资源配置,既要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又要确保不同层次学科、不同工作领域均有适度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培养建设任务的需要和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避免事业已定而无资源可配的局面发生。完善经费管理和监督制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建立以质量、效果为导向的经费倾斜制度。
六、规划通过、实施与调整
(一)规划的通过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由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听取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校党委常委会审定、全委会表决通过。
(二)规划的实施
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研究分工,各项工作明确分管领导、落实部门。规划中期实施情况向校党委汇报,终期实施情况向校党委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汇报。
(三)规划的调整
遇重大形势变化或国家重大政策调整,有关重大内容需要调整的,由学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编制小组提出修订建议,经咨询学校有关机构、校长办公会议研究讨论后,报校党委常委会审定。